[間歇性斷食v.s 連續節食的 隨機對照系統性回顧及綜合分析研究]
#加映腸肌軸的關係
因為上一篇168的流失瘦肉組織說被很多人要求拿出更多的實證醫學,因此這篇我之前珍藏的文獻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間歇性斷食的研究很多篇,但過去不太分享是因為結果眾說紛紜,一般3-4分影響因子的期刊我是不會列入參考的,第一次分享間歇性斷食的文章,是因為過去飲食相關研究很困難登上分數太高的期刊(因為干擾因子太多、實驗設計不夠嚴謹、人數不夠多等等因素),但2020年這篇居然可以登上IF 18分的期刊,所以特別分享。
若單一篇不足以參考,2018年有篇系統性回顧及綜合分析研究,討論 #截至2018年2月所有的隨機分配相關期刊,納入受試者為「過重跟肥胖者」(正常人不在我們討論範圍喔!因為這個飲食法的目的一開始是為了減脂,不是什麼排毒之類的🤣),討論體重、體脂重、瘦肉組織(lean mass)、腰圍跟代謝。
這個研究收集了5個數據庫當中符合定義的:
🔺間歇性的定義:
1. 固定間歇熱量控制,有固定幾天穿插低卡飲食,其他天隨意正常吃(有點類似5:2)
2. 「加強版」:每天都熱量限制,但某幾天更極低卡飲食限制(近乎斷食)。
🔺連續節食的定義:
每天都固定的熱量限制。
最終有9個研究納入標準(n=782人),6個比較固定間歇跟連續(n=553人),3個比較加強版間歇跟連續。
結果發現,除了
#固定間歇組的瘦肉組織比連續組有顯著意義的減少
(-0.86kg;95% CI -1.62 to -0.10;p=0.03)
其他參數包括體重下降、脂肪、腰圍,兩組的下降幅度都沒有顯著意義的差距,不管是哪種間歇的定義跟連續做比較。
所以這個研究的結論讓我們思考, #如果間歇的減脂效果和每天低熱量飲食一樣, #而且有瘦肉組織會流失比較多的風險。
#那我們為什麼要去間歇性斷食?
會提出2020那篇JAMA的研究,除了期刊分數高,另一方面是它裡面的168定義才是跟實際上大家的做法類似: #在8小時內隨意吃想吃的東西,另外16小時不吃。所以在「時間限制飲食」的心裡因素上,容易讓一般人在時間截止前吃下過多食物,而且蛋白質也不一定夠(因為太有飽足感,短時間內無法吃太多),造成瘦肉流失遠大於脂肪的現象。
再者,
#如果1200卡12小時吃完跟8小時內吃完的減脂效果一樣, #那為什麼一定要在8小時內吃完?還增加心理壓力?
當身體的蛋白質合成速度低於降解速度(protein degradation rates exceed protein synthesis)「負氮平衡」發生時,就會產生肌肉萎縮(Muscle atrophy),這樣的情形在飢餓(starvation)、神經異常、癌症、心衰竭或老年人身上會更加劇。
而蛋白質降解的路徑有兩條,一個叫做「蛋白酶體proteasomal」一個是「自噬溶小體autophagic-lysosomal 」路徑,這些路徑活化後會產生肌肉質量的流失,這些「萎縮相關基因組」(atrophy-related genes)會由FoxO3這個轉錄因子控制,跟發炎相關激素的產生也有關(NF-κB),這些增加的「自噬現象」原自一些「壓力」(stress),對肌肉不利,而斷食或激烈運動其實都是一種「壓力」來源。
#2020年5月一篇腸-肌軸的研究,明確指出這些肌肉下降路徑都跟腸道菌的結構異常,產生的短鏈脂肪酸下降有關。
#所以會不會掉肌肉重點在飲食的內容會不會破壞腸道菌
#還有減脂的過程有沒有造成某種程度的壓力
「壓力」是僅次於飲食會破壞腸道菌的原因,所以對我來說168的問題在於那些限時限食有沒有造成身體的壓力?還有那8小時的飲食是否是造成腸道菌被破壞的飲食?
結論:
1. 過去的研究結論很難解釋為何同樣熱量下,間歇會比固定流失更多的瘦肉組織,這樣看來其實「壓力」啟動的「自噬」反應跟粒線體的功能下降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再上游一點,未來要做的研究,是探討間歇跟連續斷食的人,有掉肌肉跟沒掉肌肉的人,身上的腸道菌相跟代謝產物(SCFA)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
2. 如果168沒有讓你吃的熱量比較少,妳也不確定有沒有吃到足夠的蛋白質跟纖維,甚至在空腹中妳還承受挨餓的壓力,建議施行的弊可能多於利。
3. 重訓可以hold住肌肉在斷食中不流失的前提還是一樣: #蛋白質攝取夠不夠,攝取不夠的人、睡眠不好的人,再怎麼去撕裂它我相信都長不起來。
4. 我的理想,就是可以 #在減脂過程中盡量避免瘦肉組織的流失,即使 你完全沒空重訓,也不需要有算時間跟熱量的壓力,妳只需要記得 #吃夠維持一天好菌跟肌肉生存需要的微巨量營養素,而目前為止的4+2R飲食,就是這樣的中心思想。
#歡迎分享跟討論
#腸肌軸
#間歇跟連續斷食只差在前者瘦肉流失較多
Reference:
1. Roman YM, Dominguez MC, Easow TM, Pasupuleti V, White CM, Hernandez AV.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versus continuous dieting on weight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obese and overweight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t J Obes (Lond). 2019 Oct;43(10):2017-2027. doi: 10.1038/s41366-018-0204-0. Epub 2018 Sep 11. PMID: 30206335.
2. Schiaffino S, Dyar KA, Ciciliot S, Blaauw B, Sandri M. Mechanisms regulating skeletal muscle growth and atrophy. FEBS J. 2013 Sep;280(17):4294-314. doi: 10.1111/febs.12253. Epub 2013 Apr 17. PMID: 23517348.
3. Gut-Muscle Axis Exists and May Affect Skeletal Muscle Adaptation to Training .Nutrients. 2020 May; 12(5): 1451.Published online 2020 May 18. doi: 10.3390/nu12051451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ean body mass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KIMIK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Lean Body Mass: Definition & Formula - YouTube 的評價
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要非常謹慎地撰寫這篇文章
#體適能產業各司其職
#打文章的過程打了又刪打了又刪
#為什麼要蹚這渾水
#但是我好想說些什麼
#又不想冒犯別人
#希望可以給館長以及廣大的館粉看到
我盡可能地以客觀的立場,有人可能會解讀成「戰」,可是我還是偏好用「理性討論」。
這幾天從KIMIKO老師的體組成事件延伸各界輿論到館長直播的評論,我看完館長直播後好彭湃;我先說,我知道不管在每個體適能的角落都是為了讓體適能產業更蓬勃發展,只是方式不一樣,或是參與的商業行為程度不一,但我真的相信大家開始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為了讓大家健康快樂(用了健康這個非常抽象的文字,因為真的涵蓋很廣);同樣的我也是,做體適能教育是為了普及大家的運動知識(當然是份工作),而用最少的商業行銷方式(不買廣告、不分享抽獎、不在底下+1私訊給你),可是我更希望的是理性討論,而不是一股腦的謾罵與人身攻擊。
我不是要幫KIMIKO老師護航,我就我所知道的內容提供一些補充。
可以先看看之前的【從KIMIKO老師身上學著如何當個好教練(http://bit.ly/KIMIKO1)】
---
對於KIMIKO老師圖片的那些數字,我相信她在一開始的時候誤植肌肉量這三個字,正確來說如果使用除脂體重或淨體重或瘦體重比較恰當
以下擷取 9/23 KIMIKO粉絲專業
『📌瘦體組織 ≠ (不等於)肌肉量
什麼是瘦體組織 Lean body mass ?
也就是除脂肪體重👉🏻除脂肪體重包括構成身體的水分、組織器官以及肌肉、骨骼等重量。
體重57.8減去體脂肪量10.8就是這張表格上所標示的瘦體組織47
📌但透過運動要訓練的是骨骼肌
所以大家請把重點放在表格中第二行的24.1
這個數據
24.1 骨骼肌÷ 57.8 體重= 41.6 % 肌肉佔比率
10.8體脂 ÷ 57.8 體重 = 18.6 % 體脂率』
看這些對我來說,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下面留言依舊一面倒的原因我猜是,文字中沒有承認「誤植」的錯誤,但是如果沒有排山倒海的質疑,我個人認為KIMIKO老師應該也不會PO這個第二篇文。
---
有些人說「練八下與小角度運動」的科學根據在哪裡?
那就要先定義做這項的目標是什麼?
當然一定知道,這個絕對絕對不會是肌肥大、也不會是最大肌力
對於KIMIKO老師的客群,我相信應該也不是要練成巨巨的。
現階段對於姿態矯正、核心訓練普遍的訓練原則依舊是以低阻力、等長收縮(零角度)、限制ROM方式(小角度)來訓練,像是凱格爾運動、死蟲等;
我特別去看KIMIKO老師的影片,她一下是做向心八秒以及離心八秒,做完一組要128秒的時間,如果你有跟著做(我還真的跟著做),你再來說看看感受...,但真的,一組太少。
---
至於運動速效主義的質疑,以心理學來看,能提升客戶自我效能,讓客戶覺得可以完成運動計畫,且有預期的目標,是我們目前教練常做的,無可否認,運動速效做的訓練量可能遠不足要達到客戶預期的效果,但對於那些尚未發展出內在動機的人群們,是一個很好的外在動機與推動力,對於思考期的客戶,先求有再求好,是我現在會採用的方式,從兩分鐘開始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所以我才會在最前面打 #體適能產業各司其職,每種運動有其特殊的目標族群以及在不同運動階段與參與程度。
---
另外我還想講
運動,無庸置疑的是幾乎所有疾病的最佳良藥,像館長提到的阻力訓練可以增加骨質密度、肌肉質量、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降低罹癌率等,有超級多文獻可以提供相當統計數據。
也有文獻探討,那又要運動多久,又要多少強度運動才有相當的效果,以現在看起來通則來說一個禮拜消耗2000大卡的熱量或是中等強度(40%-60%HRR)每周150分鐘,就已經有達成獲得「健康」的顯著效果了,當然消耗熱量更多、或是強度更強,獲得健康的效果可能就更多了。
而這個運動的定義,也不一定要阻力訓練不可,心肺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最近「一分鐘健身教室」有分享說肌力與心肺都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而且文獻說,肌力與心肺兩個是分別都可以當作與死亡率預測的因子,如果兩個只擇一,不論何者都可以降低死亡率(獲得健康),因此以我的立場,不論哪個,只要哪個可以讓不運動的個體動起來,那個就是最好的答案,當然能兩者最好。
而這個健康抽象名詞的定義,就會因每個人目標是什麼而有所差異:「我覺得我很壯,很健康」、「我覺得我手抬得起來,活動自如很健康」、「我爬樓梯比較不會這麼吃力了,我覺得變健康了」、「我來運動可以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快樂、健康」諸如此類的。
「運動要有效?你定義的有效是什麼?」
應該不是每個人都是為了變成健美、大肌肉、舉很重;當然大部分是為了減重、線條、增肌,也有是為了要更「健康」(可以爬山、健走、預防跌倒、讓膝蓋或肩膀等關節不要這麼不舒服不要這麼沒力活動限制、活動更順暢、爬樓梯不要這麼喘、降低心血管風險、產後預防尿失禁、緩解便秘、不要腰酸背痛、不要駝背、維持運動習慣、流流汗、心靈的快樂),到各種的運動表現都有。
可是,運動對於減重減脂的效果可能沒有飲食控制的效果比較顯著,運動效果比較顯著的是上述那些健康的代名詞。
對於各種健康不同的代名詞,我們有很多不同專長的教練,跑步教練、健身教練、舉重教練、皮拉提茲教練、瑜珈教練、格鬥教練、泰拳教練、運動傷害相關教練、銀髮族教練、產婦與產後體適能教練、青少年體適能教練、等等等不勝枚舉
#體適能產業各司其職
希望彼此能尊重、包容、同理心、合作以及共同幫助接觸你的客戶,除了更喜歡自己的樣子外,讓運動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樂在其中,身、心的健康。
無庸置疑館長在體適能產業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講到健身/運動沒人不知道館長,對於社會公益有深耕的貢獻,以及培訓出卓越優秀的運動人士,館長的每字每句可以在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發言可以如此地帶風向之下,如果可以避免對立,試著去理解彼此、討論、指教、交流,體適能產業可以更欣欣向榮以及茁壯。
相信大家對於這次,已經非常了解身體組成了阿。
---------
#跟著奇德543
🌀 肩膀痛與肩關節夾擠的秘密(http://bit.ly/ShoulderImpinge)
🌀屁股眨眼的真相(http://bit.ly/BUTTWINKFACT)
🌀客戶想要的還是需要的(http://bit.ly/NEEDANDWANT)
🌀用IPHONE跟營養補給品衡量物價(http://bit.ly/IPHANDN)
🌀從KIMIKO老師身上學著如何當個好教練(http://bit.ly/KIMIKO1)
🌀從KIMIKO老師身上學身體組成(http://bit.ly/KIMIKO2)
🌀如何挑選一個適合你的教練?(http://bit.ly/ChooseTrainer)
🌀核心肌群(http://bit.ly/WHATISCORE)
🌀紅肌白肌(http://bit.ly/REDWHITEMUSLCE)
🌀身體的同化與異化(http://bit.ly/ANACATA)
🌀臥推應該要用什麼握法(http://bit.ly/BENCHPRESSGRIP)
🌀如何用健身來撩妹(http://bit.ly/HiForGirl)
🌀國外健身房介紹24HR Fitness(http://bit.ly/GymIntro24HR)
🌀美國健身博覽會IDEA心得(http://bit.ly/AfterIDEA)
🌀外旋肌群(http://bit.ly/RATATORCUFF)
🌀客戶心理學(http://bit.ly/CLIENTSBEHAVE)
----------
#跟著奇德看研究
✔️精胺酸與瓜胺酸的效果(http://bit.ly/NutrientArgCitr)
✔️Leg extension不同活動範圍訓練的差異(http://bit.ly/LegExtROM)
✔️中強度長時間與高強度間歇哪個減肥效果好(http://bit.ly/LOSTFATFAST)
✔️空腹有氧減脂比較有效嗎?(http://bit.ly/FASTINGRUN2)
✔️反向飛鳥的不同握把對於後三角的刺激(http://bit.ly/DifGripEMG)
✔️竟然可以局部減脂(https://bit.ly/LOSEBELLY)
✔️共軛亞麻油酸,CLA (http://bit.ly/NutrientCLA2)
✔️同時增肌減脂(http://bit.ly/2N6HanC)
✔️喝豆漿會導致睪固酮降低嗎(http://bit.ly/2N1IVlY)
✔️肌肥大的基因層面Myostatin(http://bit.ly/HypTrophyGENE)
✔️睪固酮的高低影響一個人的肌肉量(http://bit.ly/TestosteroneGain)
✔️重訓搭配高蛋白會導致落髮嗎(http://bit.ly/TraingLostHair)
✔️發誓對於運動表現的影響(http://bit.ly/SWEARBETTER)
✔️打斷手骨顛倒勇(http://bit.ly/BreakArmGood)
✔️營養補給品HMB有效嗎(http://bit.ly/NutrientHMB)
----------
#跟著奇德看翻譯
❗行為改變之你到底會不會去運動(http://bit.ly/BeHavChange)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1(https://youtu.be/zHXtCQHLr9A)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2(https://youtu.be/C4TsGbMzJoM)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3(https://youtu.be/CV2iFv-xoLc)
❗深蹲的生物力學 Part4(https://youtu.be/AekfYCaDEO4)
❗姿態矯正的觀點(http://bit.ly/CorrectPosture)
❗乳清蛋白是什麼(http://bit.ly/2xGEiJ3)
❗蛋白質攝取量跟同時增肌減脂的關係(http://bit.ly/ProteinLoseWeight)
❗麩醯胺酸Glutamine有效嗎?(http://bit.ly/NutrientGln)
❗空腹有氧減脂效果會比較好嗎?(http://bit.ly/FASTINGRUN2)
❗喝豆漿會導致女乳嗎?(http://bit.ly/SOYKILLTEST)
❗共軛亞麻油酸CLA有效嗎?(http://bit.ly/NutrientCLA)
❗如何正確使用肌酸與安全性(http://bit.ly/NutrientCre)
❗吃肌酸會導致禿頭嗎?(http://bit.ly/CreLostHair)
❗背部最佳的訓練(http://bit.ly/BestBackWorkout)
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KIMIK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秋節我們來解謎 💋
看不明白這篇的朋友.
請直接到FB #Kimiko K-Channel 第二集
由 #功能性醫學營養師/ #分子細胞生物學博士候選人
#林佳靜老師 為大家帶來的解惑直播
直播請看 👉🏻 https://goo.gl/Amo8Ni
怕我說的不夠好,不夠清楚.......
我已為大家請來專業人士教學
謝謝大家的耐心看完
先附上大家很好奇的 [KK的In Body數據]
撥亂反正😉
Btw「 In body 」應該是日龍代理的産品,在進行體組成量測時,針對同一個訓練對象,通常不太建議跨機器比較唷。
大家可以看到47這個數字上方顯示為去脂體重 (下一段再細聊)
先說說47這個數字,po文下方早已提醒體重其實是57.9Kg,但可能留言數太多,大家刷不到~
現在世面上有非常多的智能測量儀產品,
但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解讀每一個數據所涵蓋的部分
其實一般人在一下子看到一堆數據分析時的反應通常都是無煞煞。
而專業醫學名詞都有其明確定義,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自行解讀,請聽從專業醫療人員的分析/建議 」😉 接下來我們來解開47這個數字的秘密
📌瘦體組織 ≠ 肌肉量
什麼是瘦體組織 Lean body mass ?
也就是除脂肪體重👉🏻除脂肪體重包括構成身體的水分、組織器官以及肌肉、骨骼等重量。
但為什麼表格上的44.5kg上方還是標註為 #肌肉量 呢?
這個大家都想知道的重點~林佳靜老師已在直播中很清楚地為大家解惑了
體重57.8減去體脂肪量10.8就是這張表格上所標示的瘦體組織47
📌但透過運動要訓練的是骨骼肌
所以大家請把重點放在表格中第二行的24.1
這個數據
24.1 骨骼肌÷ 57.8 體重= 41.6 % 肌肉佔比率
10.8體脂 ÷ 57.8 體重 = 18.6 % 體脂率
這也是我這8年來一直跟大家強調體脂率數字比體重計數字更該注重的原因
因為看懂以上這幾個數字,才能更有效的管理自己的健康。
由於KK並非醫療專業,所以我只能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分析表上二個和運動較有直接關聯的部分。
(當然也不會跨界去評估别人,因為這是醫療人員的專業能力唷)
想理解所有報告上的數據和身體間的關聯,請 #不要自行解讀,請直接聽從專業醫療人員的分析/建議 !!
很重要所以要說8次~~~ 至於大家關心的 #肌肉量 部分,其實在不同地區,就算是同一台機器,也有可能發生「翻譯、解讀和單位標示」上的問題。
這次我們就是在某個它牌測量儀器上遇到了這個狀況,覺得把肌肉量和去脂體重混在一格中所算出的數字太神奇會令人微笑,當然也因為擔心會混淆視聽出問題,我就直接推卻了這個合作。
再來是想分享給大家這些過程,後續再來細聊大家求問很久的體脂測量儀器怎麼選?
體組成數據該怎麼看?
這二個常態性提問🤔️ 我的建議是,直接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幫助分析報告,畢竟數據是一個參考值。作用在幫助有效管理健康~不要拿來自己嚇自己
希望今天的回答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 #體組成數據對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再次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
🖊最後的小叮嚀 :
非常歡迎大家的留言/建議,但留言時請注意語氣和禮貌唷
我們的法務很可愛的ㄇㄇ說,有些人好像忘了他的存在,他想提醒某些不理性的網友們以下幾點:
刑法
第 309 條第1項
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第 310 條第1項第2項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
罰金。
lean body mass定義 在 Lean Body Mass: Definition & Formula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www.BuiltLean.com - Have you heard of the term " lean body mass " before, but didn't understand what it meant, or even why it's ... ... <看更多>